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02的释放量与0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 C02外,还有 。
(2)苹果果实C02的释放量与0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02的种放量与02的吸收ft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 摩尔的O2。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 [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①过程旺盛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向混合液表面滴加石蜡的目的是防止02进入混合液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为CO2
C.若向广口瓶中通入空气,瓶内葡萄糖的消耗速率将加快
D.实验时选用的水浴温度为30℃左右,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
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 |
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加人3 mol×L-1的H2SO43滴,摇匀,再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 |
C.直接将2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 |
D.用试管取2mL发酵液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mol×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 |
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形成小膜泡,将各结构或物质进行纯化处理。含有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四只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2的是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小膜泡 C.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放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
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产生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如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物质X是_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______作用产生。
(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
(3)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
(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的吸收。
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02
D.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以下是有关实验探究的组合,其中最佳组合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试剂 | 实验材料 | 实验结果或现象 |
A |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 溴麝香草酚蓝 水溶液 | 酵母菌 | 溶液是否由蓝变 绿再变黄 |
B |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 健那绿 | 藓类叶片 | 呈现蓝绿色 |
C | 观察细胞壁分离与复原 | 染色的蔗糖溶 液与清水 | 洋葱鱗片叶 内表皮细胞 | 细胞是否发生质 壁分离与复原 |
D | 还原糖的鉴定 | 斐林试剂 | 西瓜 | 出现砖红色沉淀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便可轻松获得新鲜荔枝( )
A. 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 低O2、高CO2、零下低温
C. 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 低O2、低CO2、零下低温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下列有关过程①、②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物均相同 B. 都产生O2 C. 反应物相同 D. 都释放能量
在登山过程中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氧气的消耗发生于( )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和第二阶段
体育课跑步测验后,部分同学出现了腿部酸痛的现象,此时在酸痛部位积累了( )
A. 酒精 B. 乳酸 C. O2 D. C02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 时间/min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29 | 34 |
蚯蚓 | 0 | 4.5 | 9 | 11.5 | 13.5 | 15.5 |
表1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注射器量取的气 体变化体积/mL | 0 | 1.5 | 3.0 | 4.2 | 5.0 | 5.5 |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动物的呼吸速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内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 B.温水的作用是使瓶内温度相对稳定
C.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D.该装置直接测定动物呼吸释放的CO2量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C.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Ⅰ所示的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变成了热能
B.图Ⅱ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C.应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与Ⅱ形成对照,以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D.装置Ⅰ中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成热能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所示。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条件 | a | b | c | d |
CO2释放量 | 10 | 8 | 6 | 7 |
O2吸收量 | 0 | 3 | 4 | 7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