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磷脂和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 . DNA 是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C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和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形成。
核酸包括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既含有 DNA 也含有 RNA ,其遗传物质是 DNA 。
【详解】
A 、磷脂和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A 错误;
B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 B 错误;
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正确;
D 、脂肪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D 错误。
故选 C 。
【点睛】
研究发现一类称做 “ 分子伴侣 ” 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乳酸杆菌内 “ 分子伴侣 ” 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上
B . “ 分子伴侣 ” 介导加工的直链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 9 个氧原子
C . “ 分子伴侣 ” 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不可逆转
D .变性后的 “ 分子伴侣 ” 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
【分析】
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蛋白质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即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并不发生改变。
【详解】
A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内质网, A 错误;
B 、每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NH 2 )和一个羧基( -COOH ),直链八肽化合物由 8 个氨基酸脱去 7 个水形成,其中 8 个氨基酸中至少的氧原子数为 8×2=16 , 7 分子水( H 2 O )包含的氧原子数 7 ,则直链八肽化合物至少有氧原子 8×2 - 7=9 , B 正确;
C 、由题干信息可知,分子伴侣在发挥作用时会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并可循环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判断 “ 分子伴侣 ” 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以逆转的, C 错误;
D 、双缩脲试剂鉴定的物质是蛋白质(或多肽),要求所发生反应的物质中具有的肽键数 ≥ 2 个,因此变性后的 “ 分子伴侣 ” 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 错误。
故选 B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线粒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叶绿体
B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 .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 .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D
【分析】
1 、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 “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 “ 车间 ” 和 “ 发送站 ” 。
2 、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某些生物大分子的运输通道,如蛋白质(进)、 RNA (出),但是 DNA 不能进出,这体现了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
A 、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线粒体,叶绿体只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因此有线粒体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A 错误;
B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B 错误;
C 、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不能让大分子物质自由转运, C 错误;
D 、细胞中的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 正确。
故选 D 。
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 ① 中因含核仁而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结构 ② 中含有少量 DNA ,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C .结构 ③ 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
D .结构 ④ 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A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 ① 为细胞核,结构 ② 为叶绿体,结构 ③ 为线粒体,结构 ④ 为高尔基体。
【详解】
A 、结构 ① 为细胞核,因含染色体( DNA )而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A 错误;
B 、结构 ② 是叶绿体,含有少量 DNA ,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 正确;
C 、结构 ③ 是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 正确;
D 、结构 ④ 是高尔基体,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D 正确。
故选 A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B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 Ca 2+ 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C .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 DNA 插入
D . DNA 连接酶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引物链上
D
【分析】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转基因技术和 DNA 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的 DNA 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的工具有:
( 1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健断裂。
( 2 ) 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 3 )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
A 、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利用现代生物学方法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A 正确;
B 、将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时,先用 Ca 2+ 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再加入表达载体, B 正确;
C 、基因的载体上要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于外源 DNA 插入, C 正确;
D 、 DNA 连接酶能两个双链 DNA 分子连接上, D 错误。
故选 D 。
【点睛】
本卷还有4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renhanxin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