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①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 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圆粒豌豆 ∶ 皱粒豌豆= 3∶1 ③ 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色花和白色花 ④ 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D
【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 1 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 F 1 自交, F 2 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
① 高茎( AA ) × 矮茎( aa ) → 高茎( Aa ),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① 错误;
② 圆粒( Rr ) × 圆粒( Rr ) → 圆粒( RR 、 Rr ) : 皱粒( rr ) =3:1, 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② 正确;
③ 粉色( Bb ) × 粉色( Bb ) → 红色( BB ) : 粉色( Bb ) : 白色( bb ) =1: 2: 1 ,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③ 正确;
④ 矮茎豌豆( aa )自交,后代全为矮茎( aa ),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④ 错误。综上所述, ②③ 符合性状分离的现象,故 D 正确, A 、 B 、 C 错误。
故选 D 。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 2 : 1 ,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AA 、 Aa 、 aa 的种子数之比为( )
A . 9 : 2 : 1 B . 1 : 2 : 1 C . 3 : 2 : 1 D . 4 : 4 : 1
A
【分析】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闭花传粉,所以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后代都是 AA ,而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 AA 、 Aa 、 aa 的个体。
【详解】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 2 : 1 ,即 AA 占 2/3 , Aa 占 1/3 ,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因此 2/3AA 自交后代仍为 2/3AA ,而 1/3Aa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3 ( 1/4AA 、 1/2Aa 、 1/4aa )。所以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基因型及比例: AA : Aa : aa= ( 2/3+1/3×1/4 ):( 1/3×1/2 ):( 1/3×1/4 ) =9 : 2 : 1 ,综上分析,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下列关于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说法错误的有( )
① 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数 : 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数 =1:1
② 含 X 染色体的精子数 : 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数 =1:1
③ 性别受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④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
⑤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XY 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
⑥ 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的 Y 染色体的个数是 0 、 1 、 2
A . 1 项 B . 2 项 C . 3 项 D . 0 项
B
【分析】
1. 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2.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 X 染色体的和含 Y 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 X 染色体的。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女性,含 Y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男性。
【详解】
① 含 X 染色体的精子数 ∶ 含 Y 染色体的精子数 =1∶1 , ① 错误;
②XY 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产生的含 X 染色体的精子数 ∶ 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数 =1∶1 , ② 正确;
③ 性别受染色体控制,并且与相关基因有关, ③ 错误;
④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大小不同,因此,其上的有些基因不同, ④ 正确;
⑤X 、 Y 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XY 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 ⑤ 正确;
⑥ 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产物,经过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其中含有 X 染色体或 Y 染色体,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的 Y 染色体的个数是 0 、 1 或 2 , ⑥ 正确。
即 ①③ 错误,即 B 正确。
故选 B 。
以下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B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 1/2 的遗传物质
C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 .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A
【分析】
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两次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导致初级卵母细胞中的细胞质大部分进行卵细胞,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都是卵细胞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并且卵原细胞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精子的数目远远多于卵细胞的数目。
【详解】
A 、在受精作用发生时,精子仅包含细胞核的头部进入卵细胞,所以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A 正确;
B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配是不均等的,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了三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所以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超过 1/4 的遗传物质, B 错误;
C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 C 错误;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后分别进入子细胞中,所以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 D 错误。
故选 A 。
【点睛】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5 年,人们发现在东非肯尼亚的帕秦罗岛上有一个 “ 中国村 ” ,祖传约在 600 年前,由郑和船队的队员与当地妇女结婚后繁衍而成。如果通过比较 DNA 的碱基序列、确认该村的村民与我国汉族人是否有传说中的亲缘关系,最好从该村村民与我国汉族人的下列哪种结构中提取 DNA ( )
A .常染色体 B . X 染色体 C . Y 染色体 D .线粒体
C
【详解】
Y 染色体一定会由男性传给儿子,且一代代传下去不会改变,所以可比较该村男性村民与我国汉族人 Y 染色体的 DNA ,选 C 。
本卷还有3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洪英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