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蛋白质
B .胰岛 B 细胞能分泌调节血糖的蛋白质
C .唾液腺细胞能分泌水解淀粉的蛋白质
D .线粒体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
D
【分析】
蛋白质的功能 ——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2 )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3 )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4 )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5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
A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合成 ATP ,则存在催化 ATP 合成的酶,其本质是蛋白质, A 正确;
B 、胰岛 B 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正确;
C 、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能水解淀粉, C 正确;
D 、葡萄糖分解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膜上不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 D 错误。
故选 D 。
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 .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C .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 CO 2 浓度
B
【分析】
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 ①CO 2 浓度; ② 温度; ③ 光照强度。
【详解】
A 、不同植物对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可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A 正确;
B 、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B 错误;
C 、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C 正确;
D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 CO 2 浓度,进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D 正确。
故选 B 。
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 .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C
【分析】
1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
A 、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 A 正确;
B 、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B 正确;
C 、基因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 Ti 质粒上的 T-DNA 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C 错误;
D 、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D 正确。
故选 C 。
下列有关细胞内的 DNA 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 3′ 端
B .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
C . DNA 每条链的 5′ 端是羟基末端
D . 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 DNA 双链
A
【分析】
DNA 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 1 )模板:解旋后的两条 DNA 单链;
( 2 )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
( 3 )能量: ATP ;
( 4 )酶:解旋酶、 DNA 聚合酶等。
【详解】
A 、子链延伸时 5′→3′ 合成,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 3′ 端, A 正确;
B 、子链的合成过程需要引物参与, B 错误;
C 、 DNA 每条链的 5′ 端是磷酸基团末端, 3′ 端是羟基末端, C 错误;
D 、解旋酶的作用是打开 DNA 双链, D 错误。
故选 A 。
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观察指标 |
A |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 细胞壁的位置变化 |
B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
C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
D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
A . A B . B C . C D . D
B
【分析】
1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 (蓝绿色)、叶绿素 b (黄绿色);
2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3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原理:( 1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和细胞大小都应该作为观察对象, A 正确;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指标是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B 正确;
C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指标是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重铬酸钾转变成灰绿色, C 错误;
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在解离的时候已经死亡,看不到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D 错误。
故选 B 。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罗小兵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