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运RNA、抗体、酶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抗体
B.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C.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会因细胞分化而导致DNA有区别,但mRNA是相同的
D.蓝藻与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乙和丁
B. 甲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线粒体
C. 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丙和丁细胞中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乙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进行
C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
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B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
C.0—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很可能比24—48小时的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
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D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叶子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