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所以建议用开水融化加酶洗衣粉 |
| B. | 在医学上检测某人尿液中是否含蛋白质、还原糖时,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和健那绿试剂进行检测 |
| C. | 血红蛋白、核酸、脂肪所特有的元素依次是Fe、S、P,所以要堆积脂肪必须补充P元素 |
|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到了质量分数8%的盐酸,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到了质量分数15%的盐酸 |
D
某研究者用牛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上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丁 |
| B. |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丙 |
| C. |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
| D. | 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
B
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导致苯丙酮尿症的直接原因是患者的体细胞中缺少酶①,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为酪氨酸,只能转变为苯丙酮酸 |
| B. | 如果一对患白化病的夫妻生了多个小孩都不患苯丙酮尿症,最可能的原因是这对夫妻为酶①、酶⑤、酶⑥中最少一个缺陷,而酶⑦正常 |
| C. | 若在其他条件均正常的情况下,直接缺少酶②会使人患尿黑酸症 |
| D. |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C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十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
| B. | 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
| C. | 兴奋从F到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
| D. | 刺激C处,A处较D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
B
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201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 | 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
| B. | 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
| C. | 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
| D. | 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因而是两个物种 |
D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刘飞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