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C
【解析】
【分析】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
【详解】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
故选C。
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DNA
C. 淀粉
D. 纤维素
A
【解析】
【分析】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所以单体种类最多的是血红蛋白。
故选A。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各种大分子物质组成单位。
对于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克里克认为要实现碱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转换,一定存在一种既能识别碱基序列,又能运载特定氨基酸的分子。该种分子后来被发现是( )
A. DNA
B. mRNA
C. tRNA
D. rRNA
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核酸包括DNA和RNA,RNA包括rRNA、tRNA和mRNA。
【详解】A、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不能运载氨基酸,A错误;
B、mRNA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将DNA的遗传信息转运至细胞质中,不能运载氨基酸,B错误;
C、tRNA上的反密码子可以和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tRNA也能携带氨基酸,C正确;
D、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结构,不能运载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种分子可以运载氨基酸”进行作答。
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准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换一次水),根尖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
A. B.
C. D.
C
【解析】
【分析】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根尖培养的具体操作: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详解】A、洋葱底部没有水分,不能正常生长,A错误;
BD、整个洋葱全部放入水中,可能导致根尖缺氧无法正常生长,BD错误;
C、洋葱底部接触水,提供水的同时保证了空气的供应,且石子能固定洋葱为根生长提供空间,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根尖生长的条件,水分和空气,结合装置进行解答。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B. 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
C. 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
D.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A、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
B、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错误;
C、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
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将人工装置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联系,综合分析解答。
本卷还有1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郭保林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