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自噬时,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此时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研究人员选取周龄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训练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
B.运动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C.线粒体自噬不利于细胞内部稳态的维持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C
【分析】
自变量是运动强度,因变量是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大强度运动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
【详解】
A、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A正确;
B、根据柱形图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大,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B正确;
C、线粒体自噬有利于细胞内部稳态的维持,如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加强,通过消化自身结构,可以使细胞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维持细胞生活,C错误;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D正确。
故选C。
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因研究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获得了诺贝尔奖,通道蛋白分为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阿格雷成功分离出了水通道蛋白,麦金农测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下图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下列与通道蛋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
C.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D.机体不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来调节物质的运输
D
【分析】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2、分析题图: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K+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
A、由题图可知,水通道蛋白往往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A正确;
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利用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B正确;
C、由题图可知,K+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故K+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C正确;
D、由题图可知,机体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数量(如水通道蛋白)或开关(如K+通道蛋白)来调节物质的运输,D错误。
故选D。
Rubisco是催化C5和CO2反应的酶,O2能和CO2竞争该酶的活性部位,当O2浓度高时,Rubisco和O2结合影响暗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Rubisco能降低C5和CO2反应的活化能
C.Rubisco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D.抑制Rubisco和O2的结合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D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
A、Rubisco催化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Rubisco是催化C5和CO2反应的酶,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Rubisco是催化C5和CO2反应的酶,Rubisco基因只会在叶肉细胞中表达,不会在其他植物细胞中表达,其表达具有选择性,C正确;
D、O2会与CO2竞争Rubisco的活性部位,当O2与Rubisco结合减少时,Rubisco与CO2的结合增多,增多CO2的固定量,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D错误。
故选D。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
B.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cn、cl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上含有的4个基因为非等位基因,结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答题。
【详解】
A、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都含有图示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因此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B正确;
C、图中基因cn、cl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为非等位基因,一般不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C错误;
D、图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可以出现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同一极,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选C。
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 性别及育性 |
XX XXY | ♀ 可育 |
XY XYY | ♂ 可育 |
X | ♂ 不育 |
XXX Y YY | 胚胎期死亡 |
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
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
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在正常性况下所得到的后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性状表现为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表现型为白眼。但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说明后代中有的个体发生了变异。结合题干所给定的表格及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
亲代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即XR变为Xr那么后代中就会出现白眼雌果蝇,但再考虑基因突变的低频性,这种可能性不大,A错误;同理分析B选项也是错误的;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Y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红眼雌性个体和白眼雄性个体,与事实矛盾,C错误;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Xr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白眼雌性个体和红眼雄性个体,与事实吻合,D正确;因此选D。
【点睛】
在有些问题不是能够直接从题干中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时,结合题干信息和选项逐项分析,采用排除法做题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本卷还有4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杜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