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对实
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组别 | 实验处理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试管1 | 2 | 常温 | 2滴3.5%FeCl3液 |
试管2 | 2 | 常温 | 2滴20%鲜猪肝液 |
试管3 | 2 | 常温 | / |
试管4 | 2 | 0℃ | 2滴20%熟猪肝液 |
试管5 | 2 |
(1)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2)在1—4号的对照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在1—3号实验组中属于自变量的有 。
(3)若1—4号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那么,其中设置的不科学的是 号,应如何改进? 。
(4)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酶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则5号试管的实验处理方法是 。5号试管与 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比实验,从而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
(1)试管1、2
(2)3号 3.5%FeCl3液、20%鲜猪肝液
(3)4号 将0℃改为常温或将20%熟猪肝液改为鲜猪肝液
(4)2滴20%鲜猪肝液、盐酸(或NaOH)、常温 2号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但是含量相差很大,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统一性 | 差异性 | |
体现 | 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②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
原因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②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
生物体有选择性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组成自身的物质 |
细胞中的元素分类:
C(干重下含量最高)O(鲜重下含量最高)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导图:
元素的特性: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却起着重要作用;
(1)锌和铁是微量元素,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如果刻意去补,可能会对身体有害。硼能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硼将产生“花而不实”的现象。
(2)植物缺乏锌元素,会影响生长素(IAA)的生成;生长素缺乏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锌为微量元素。
(3)镁元素是构成植物叶绿素的主要元素。
(4)铁是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贫血。
(5)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成人缺碘会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小孩缺碘会患呆小症。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5分)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1)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 A | B | C | D | E | |
来源 | 猪血 | 马肝 | 蛙表皮 | 棉花 | 霉菌 | |
水溶性 | + | ― | 十 | ― | + | |
灰分 | + | ― | + | ― | ― | |
染 色 反 应 | 龙胆紫试剂 | ― | ― | + | ― | ― |
斐林试剂 | ― | ― | ― |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 |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 | ― | + | |
碘液 | ― | ― | ― | ― | ― |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2)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3)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