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过量的15N—赖氨酸的饲料喂养健康小白鼠一段时间后,从小白鼠体内提取各种组织蛋白,彻底水解后最多能得到12种含15N的氨基酸
B.如果用3H标记两个氨基酸的氨基,则这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过程中,生成的水的分子量为22
C.基因型为AAaaBBbbCCcc的某植物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但是不能确定它是单倍体还是六倍体
D.用32P标记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内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有24条
D
S型细菌 | R型细菌 | |
菌落 | 光滑 | 粗糙 |
菌体 | 有多糖类荚膜 | 无多糖类荚膜 |
毒性 | 有毒性,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 无毒性 |
体内转化实验 | 体外转化实验 | |
实验者 | 格里菲思 | 艾弗里及同事 |
培养细菌 | 用小鼠(体内) | 用培养基(体外) |
实验原则 |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 S型细菌各成分作用的相互对照 |
实验结果 |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S型细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细菌 |
实验结论 |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 物质 |
两实验联系: |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 |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1.实验设计思路比较
艾弗里实验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 |
思路相同 |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 | |
处理方式有区别 | 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 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殊元素(32P和35S)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