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不同浓度下,
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甲曲线表示空气中
浓度为
时测得的结果,乙曲线表示空气中
浓度为
时测得的结果;图2为大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因子影响的关系图,据图回答
(1)图1所示,随着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
的吸收速率逐渐_______,这种影响在外界
浓度较_______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威胁更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结合曲线图,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植物的____ 有关。
(3)图1中A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在强光下,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__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较高温度、较高CO2浓度、适宜光照和_________________。
(1)下降 低 及时补充光合作用所需的并及时将光合作用产生的
释放出去(答案合理即得分)
(2)呼吸作用
(3)在此和
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4)[H]和ATP
(5)温度和CO2浓度
(6)较低的氧浓度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图解: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去向
(1)光合作用过程图:
氮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原因是:氮是许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玉米是C4植物,其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
①四碳植物能利用强日光下产生的ATP推动PEP与CO2的结合,提高强光、高温下的光合速率,在干旱时可以部分地收缩气孔孔径,减少蒸腾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
②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条件: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叶片面积等。
(4)光合细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维持自养生活的有色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项目 | 光反应(准备阶段) | 暗反应(完成阶段) |
场所 |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 叶绿体的基质中 |
条件 | 光、色素、酶、水、ADP、 Pi |
多种酶、[H]、ATP、CO2、C5 |
物质变化 | ![]() |
![]() |
能量的变化 | 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
相互联系 | 光反应产物[H]、ATP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和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