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稳态与环境
>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11-10-25
纠错
1.

(安徽(18分)

.(10)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

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

.8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 战,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           增加散热。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答案:1)静息电位         内(2)神经末梢(3)特定的受体

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的收缩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反射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反射的定义
反射: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如膝跳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分析综合作用)→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南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 反射的知识扩展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如膝跳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分析综合作用)→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 反射的知识对比
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足反射的两种类型,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主要区别见下表。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过程 先天具有的 后天形成的
刺激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联系 永久性的 暂时性的(可变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联系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 反射的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1、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感受器、传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机体既没有感觉,也不能产生反射活动;如果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机体可产生感觉,但仍不能产生反射活动。
2、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应答,这不是反射活动,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传人神经的判断方法
①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②灰质在横切面上呈“H”形,一侧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后部狭细,称为后角,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如图:
◎ 反射的教学目标
1、理解反射的概念。
2、识记反射的结构基础。
3、识记完成反射的过程。
◎ 反射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0.5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昕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