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稳态与环境
>
免疫调节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56
更新时间:2014-08-27
纠错
1.

 如图1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图2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图3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填数字)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数字)过程发挥免疫作用。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数)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曲线可知,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________处理比较好,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________进行免疫预防,采用方法________可以使人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3)3________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3所示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其中,________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免疫调节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由图1可知,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细胞免疫,属于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通过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发挥作用,体液免疫通过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接触发挥作用。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抗原初次入侵后,都有记忆细胞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2)在人体感染了病毒后采用方法比较合适,但方法注射的只是抗体,并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所以方法产生的免疫力更持久。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结合抗原的刺激可以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故物质甲为白细胞介素­2;注射抗原之后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强机体对该种抗原的免疫力,故物质乙为抗原。(3)从图示可知,能产生抗体Y1Y2Y3的细胞为效应B细胞。其中,抗体Y1与胰岛β细胞膜上识别葡萄糖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导致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抗体Y3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使之不能识别胰岛素,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这三种情况均属于自身免疫病;其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保持血浆中胰岛素的正常浓度。

答案 (1)②③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抗体 ⑤⑦ ②⑥ ④⑤ 反应快而强

(2)   白细胞介素­2 抗原

(3)效应B细胞 胰岛素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 自身免疫病 ①②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定义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
①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过程
①体液免疫:

②细胞免疫

3.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知识扩展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3)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4)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5)免疫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知识点拨

知识点拨:

识别抗原和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1、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除吞噬细胞以外①中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3、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反应
①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揶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②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①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密切接触②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免疫作用
联系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②细胞免疫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一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浆细胞(效应B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2、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3、抗原和抗体
①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②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③分布              
抗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的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存在于细胞内的抗原由细胞免疫清除。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教学目标
1、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
3、熟记特异性免疫的种类以及过程。
◎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免疫调节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周琦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