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生物学热点聚焦
>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4
更新时间:2020-12-18
纠错
1.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从黄花蒿等野生植物茎叶中提取、研制出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可有效治疗疟疾体现出其具有直接价值

B黄花蒿等野生植物也具有保持水土等间接价值

C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具有抗疟疾作用体现出其具有潜在价值

D总体而言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详解】

AC.生物的药用价值体现其直接价值,A项正确,C项错误

B.植物保持水土的价值属于其间接价值,B项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C

=
类题推荐: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难度:
使用次数:108
更新时间:2020-12-18
加入组卷
1.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从黄花蒿中成功提取出高效杀灭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在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特点。

(3)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进而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

(4)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便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

(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2

加入青蒿素

56

3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4

加入青蒿素

98

①1、2组和3、4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②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田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实验题
知识点: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于霖鑫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