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分子结构如下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纤维素 B.叶绿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A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各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为:(1)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有的还有S;(3)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详解】
A、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为C、H、O,A正确;
B、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B错误;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S,C错误;
D、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其组成元素有C、H、O、N,D错误。
故选A。
发现者 | 试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880年达尔文(英国) | 但测光照射金丝雀虉草胚芽鞘 |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 |
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 |||
胚芽鞘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但测光照射 | |||
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给予单测光照射 | |||
1910年詹森(丹麦) |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 |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 |
1914年拜尔(匈牙利) |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 |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 |
1928年温特(荷兰) | 将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 |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 |||
1931奶奶郭葛(荷兰) | 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