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生物学热点聚焦
>
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7
更新时间:2020-12-18
纠错
1.

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A正确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B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C错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外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D正确

=
类题推荐:
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难度:
使用次数:119
更新时间:2020-12-18
加入组卷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细胞是如何应对缺氧的

2019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萨门扎三位科学家,他们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适应不同氧气环境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

人体缺氧时,会有超过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这就是细胞的缺氧保护机制。那么是什么在激活、调控这300多种基因呢?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由两种不同的 DNA 结合蛋白(HIF-1α 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部分是HIF-1α;而蛋白ARNT稳定表达且不受氧调节。所以,HIF-1α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

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α会被降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脯氨酰羟化酶的参与下,氧原子与HIF-1α脯氨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羟基化的HIF-1α能与VHL蛋白结合,最终被蛋白酶体降解。在缺氧的情况下,HIF-1α羟基化不能发生,导致HIF-1α无法被VHL蛋白识别,从而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转录因子,激活缺氧调控基因。这一基因能进一步激活300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氧气的供给与传输。

HIF 控制着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三位科学家一步步揭示了生物氧气感知通路。这不仅在基础科学上有其价值,还有望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创新性的疗法。比如干扰 HIF-1α的降解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来治疗贫血,同时还可能促进新血管生成,治疗循环不良等。

1)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受氧气含量的影响的是__________

A.细胞吸水     B.蛋白质合成      C.细胞分裂      D.兴奋的传导

2)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图氧气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补充完整,并写出A-D代表的物质。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VHL蛋白是氧气感知机制的分子通路中一个重要分子,VHL基因突变的患者常伴有多发性肿瘤,并发现肿瘤内有异常增生的血管。推测与正常人相比,患者体内HIF-1α的含量___________。要抑制此类患者的肿瘤生长,可以采取的治疗思路有哪些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于霖鑫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