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发酵技术常运用到重要的检测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B .泡菜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C .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D .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发酵液表面菌膜的形成
B
【解析】
【分析】
酒精遇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果醋的生产会使溶液呈现酸味或 PH 下降;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 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因此氨基苯磺酸和 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亚硝酸盐。
【详解】
A 、醋酸没有毒,且酸性不强,具有挥发性,可以闻气味或品尝, A 正确;
B 、泡菜发酵产生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B 错误;
C 、果酒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C 正确;
D 、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大量繁殖会在发酵液表面形成菌膜,因此可以通过通过观察发酵液表面菌膜的形成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 D 正确。
故选 B 。
3.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C3H4O3)+4[H]+2ATP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H3COCOOH(丙酮酸)6CO2+20[H]+2ATP
③[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24[H]+6O212H2O+34ATP
能量去向: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在ATP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C3H4O3)+4[H]+2ATP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2CH3COCOOH(丙酮酸)6CO2+20[H]+2ATP
③[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24[H]+6O212H2O+34ATP
能量去向: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在ATP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基质 | 线粒体内膜 |
物质变化 | C6H12O6![]() |
2CH3COCOOH(丙酮酸)![]() |
24[H]+6O2![]() |
能量释放 | 少量能量 | 少量能量 | 大量能量 |
O2参与情况 | 不参与 | 不参与 | 参与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