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中涉及很多随机性问题,下列关于随机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受纺锤丝牵引断裂后子染色体移向两极具有随机性
B .减数分裂 I 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具有随机性
C .在对动、植物种群密度或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取样应具有随机性
D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器官、任何基因
A
【分析】 1 、有丝分裂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过程:( 1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 )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 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③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任一极,但是着丝粒是自动断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断裂, A 错误;
B 、减数分裂 I 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具有随机性,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B 正确;
C 、调查种群密度以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取样应具有随机性, C 正确;
D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器官或任何基因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 正确。
故选 A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
有丝分裂 |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 | 不联会 |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
着丝点分裂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 | 联会 |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可以不成对) | 无同源染色体 |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
着丝点分裂 |
项目 | 有丝分裂 | 减数分裂 | |
不同点 | 母细胞 |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 原始生殖细胞 |
染色体复制 |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 |
细胞分裂次数 | 一次 | 两次 | |
同源染色体行为 | 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
子细胞的数目 | 2个 | 雄性4个,磁性为(1+3)个 | |
子细胞的类型 | 体细胞 | 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 | |
最终产生子细胞染色体数 | 与亲代细胞相同 |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
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组成 | 几乎相同 | 不一定相同(基因重组形成多种配子) | |
子细胞中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
染色体及DNA数量的变化 | |||
相同点 |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
意义 |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特性的稳定性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知识拓展:
1、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配子情况
产生的配子种类 | 说明 | |
一个精原细胞 | 4个,2种(AB、ab或Ab、aB) | 植物产生配子的结论,与动物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一个花粉母细胞产生的精子数量是8个,比动物要多) |
一个雄性个体 | 4n个,4种(AB、ab、Ab、aB) | |
一个卵原细胞 | 1个,1种(AB或ab或Ab或aB) | |
一个雌性个体 | n个,4种(AB、ab、Ab、aB) |
分裂方式 | 变异类型 |
无丝分裂 | 基因突变 |
有丝分裂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减数分裂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