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年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练习题含解析
2022年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2-08-23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织液中 Na + 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B .在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C .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大脑皮层言语区 S 区是人类特有的

D .条件反射的建立不仅有大脑皮层的中枢参与,而且有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

难度: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使用次数:10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分析】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导致,组织液中钾离子浓度增大,静息电位减小;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组织液中钾离子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增大。。语言功能是人脑的特有功能。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 A 、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导致,组织液中 Na+ 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 A 错误;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传递形式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B 正确;

C 、语言功能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C 正确;

D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所以条件反射的建立不仅有大脑皮层的中枢参与,而且有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 D 正确。

故选 A

2.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紊乱

B .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现了问题

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脑干无关

D .体检过程中护士采血时,患者手未缩回,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难度: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使用次数:22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 A 、下丘脑是水盐和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水盐调节紊乱,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即不一定与分级调节有关, A 错误;

B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故若该人因外伤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尿床的情况,则可能是大脑皮层出现了问题, B 错误;

C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脑干有关, C 错误;

D 、缩手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体检过程护士采血时手未缩回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 D 正确。

故选 D

3.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 .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B .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

C .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D .能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

难度: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使用次数:2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分析】静息时, K + 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 Na + 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河豚毒素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也就使神经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详解】 A Na + 进入细胞,使细胞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所以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可推测河豚毒素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A 正确;

B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与细胞内酶活性无关, B 错误;

C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但不会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C 错误;

D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但不能引起代谢改变, D 错误。

故选 A

4.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 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 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 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将药物放在 A ,刺激 B ,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B ,刺激 A ,肌肉收缩 将药物放在 C ,刺激 B ,肌肉不收缩 将药物放在 C ,刺激 A ,肌肉不收缩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② D ③①

难度: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分析】因 2 上有神经节,则 2 为传入神经; 1 为感受器; 3 为神经中枢; 4 为传出神经; 5 为效应器。

【详解】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的兴奋总是沿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单向传递的。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这种药物 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即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递没有阻断作用。要达到实验目的,可将药物放在 C 处或 A 处,并刺激 B 处,如将药物放在 A ,刺激 B ,肌肉收缩,而将药物放在 C ,刺激 B ,肌肉不收缩,则说明药物在 A 处不起作用而在 C 处起作用,即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其中 将药物放在 A ,刺激 B ,肌肉收缩是对照组; 将药物放在 C ,刺激 B ,肌肉不收缩是实验组。

故选 D

5.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如果没有吃过山楂,看到山楂不会分泌唾液;但如果吃过,则看到甚至听到人说起山楂时,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关于上述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看到或听人说起山楂时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 .看到山楂和听到人说起山楂时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都是条件反射

D .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上

难度:
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使用次数:23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分析】 1.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

2.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 、山楂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作为一种食物,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A 正确;

B 、看到或听人说起山楂时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正确;

C 、看到 山楂实物分泌唾液,或听他人谈论山楂分泌唾液,都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吃过山楂或知道山楂味道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C 正确;

D 、吃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上, D 错误。

故选 D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35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19
54.28%
中等
8
22.85%
偏难
1
2.85%
基础
7
2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5
42.85%
未分类
10
28.57%
填空题
10
28.5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33
94.28%
细胞的结构
2
5.71%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罗世斌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