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A组 B组 C组
P 高杆抗病×矮杆易感病 P高杆抗病×矮杆易感病 P高杆抗病
↓ ↓ ↓γ射线
F1 高杆抗病 高杆抗病 矮杆抗病Ⅲ
↓ ↓
F2 矮杆抗病Ⅰ 矮杆抗病Ⅱ
请分析回答:
⑴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
⑵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类。
⑶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自交 2/3
⑵.Ⅱ
⑶.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⑷.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 :矮杆=3 :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果二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