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种群和群落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50
更新时间:2014-10-01
纠错
1.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为了做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实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密闭的生物圈2实验基地。这是一个占地1.3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透过玻璃往里看去,温室内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他家禽。

1993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住入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两年中只为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其余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全靠自己在里面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全靠自己养的鸡、鸭、猪、羊;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尽可能地模拟地球气候。总之,他们必须保证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年多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2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生物圈2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加之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致使粮食欠收,科学家们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科学家们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1)生物圈1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比较美国生物圈2内的生态系统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设想科学家们如何维持生物圈2的稳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这场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述美国的生物圈2实验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地球

(2)模拟的生态系统毕竟不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生物种类少,生物链的复杂程度比自然生态系统差,需要人为调节而不是自然调节。因此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要差得多

(3)绿色植物不能太多,否则二氧化碳和肥力不足;动物不能饲养太多,否则氧气消耗会增加;科学家要维持气候、大气成分、生物种类和数量平衡,创造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

(4)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气候没有调节好、粮食欠收等导致实验失败

(5)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存环境。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生态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生态因素的定义
生态因素: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群体结构和功能等。亦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
2、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湿度和温度等。
①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②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③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①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
②分析某种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时,既要分析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又要注意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
③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生态因素的知识扩展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群体结构和功能等。亦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湿度和温度等。
①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②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③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①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
②分析某种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时,既要分析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又要注意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
③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生态因素的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
◎ 生态因素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0.5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难度:
使用次数:183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环境温度可以直接影响的水的排出途径是                                                                  

       ①由肾排出              ②由皮肤排出           ③由肺排出              ④由大肠排出

       A.①②③④            B.只是①②            C.只是②               D.只是①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郭佳伟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