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杆菌侵染水稻(二倍体)细胞,获得 1 条染色体上 R 基因被插入 T-DNA 的个体 T0 。 T-DNA 插入基因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T0 自交得 T1 ,同时用 P1 、 P2 、 P3 为引物检测 T1 个体的基因组成情况,如图 2 所示。(图 1 箭头方向为引物所在子链的延伸方向; R 基因被 T-DNA 插入后,用 P1 、 P2 为引物无法完成 PCR )。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
A .该实验中所用的 P1 、 P2 、 P3 三种引物均为单链 DNA
B . R 基因被 T-DNA 插入后导致基因突变,可能无法表达相应蛋白
C .用 P1 、 P2 引物进行 PCR 得到产物的个体均为 R 基因纯合子
D .若调查样本量足够大, W 、 H 、 M 个体的比例约为 1 : 2 : 1
C
【分析】用农杆菌侵染水稻(二倍体)细胞,获得 1 条染色体上 R 基因被插入 T-DNA 的个体 T0 , T0 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理论上为 1∶2∶1 。
【详解】 A 、引物一般为单链 DNA 分子, A 正确;
B 、 R 基因被 T-DNA 插入后, R 基因被破坏,所以无法表达相应蛋白, B 正确;
C 、 R 基因被 T-DNA 插入后,用 P1 、 P2 为引物无法完成 PCR ,用 P1 、 P2 引物进行 PCR 得到产物的个体不可能是 R 基因纯合子, C 错误;
D 、 T0 为杂合子,自交后代理论上为 1∶2∶1 ,图中 W 、 H 、 M 个体的比例不为 1∶2∶1 ,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样本数量较小,误差较大所致, D 正确。
故选 C 。
过程 | 说明 | 图解 |
变性 | 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 ![]() |
复性 | 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 ![]() |
延伸 | 72℃左右时,Taq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可使DNA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 | ![]() |
细胞内DNA复制 | 体外DNA扩增(PCR) | ||
不同点 | 解旋 | 在解旋酶作用下边解旋边复制 | 80~100℃高温解旋,双链完全分开 |
酶 |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 | TaqDNA聚合酶 | |
引物 | RNA | DNA、RNA | |
温度 | 体内温和条件 | 高温 | |
相同点 | ①需提供DNA模板 ②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③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5'端到3'端 |
项目 | 说明 | |
原理 | DNA在260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吸收峰,峰值大小与DNA的含量是正相关 | |
过程 | 稀释 | 2μLPCR反应液,加入98μL蒸馏水,即将样品进行50倍稀释 |
对照调零 | 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60nm处,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赌注调节至零 | |
测量 | 取DNA稀释液100μL至比色杯中,测定260nm处的光吸收值 | |
计算 | DNA含量(μg/mL)=50×(260nm的读数)×稀释倍数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